BaTiO3半导瓷PTC效应的基本原理
1.1.1 BaTiO3半导瓷的PTC效应
BaTiO3陶瓷是一种典型的铁电材料。常温下其电阻率大于1012Ω.cm,相对介电常数可高达104, 是一种优良的陶瓷电容器材料。在这种陶瓷材料中引入微量稀土元素,如La、Nb...等,可使其电阻率下降到10Ω.cm以下,成为良好的半导体陶瓷材料。这种材料具有很大的正电阻温度系数,在居里温度以上几十度的温度范围内, 其电阻率可增大4~10个数量级,即产生所谓PTC效应。见图1.1.1,具有该性质的材料通常称为PTC材料。
图1.1.1 BaTiO3半导瓷的电阻—温度特性曲线
BaTiO3半导瓷的这种PTC效应,是一种晶界效应,即只有多晶BaTiO3陶瓷材料才具有这种特性,而且只有在施主掺杂的情况下,材料才呈现PTC效应。利用双探针测微器可以直接观察晶粒和晶界的电阻—温度特性,从而证实了上述理论。见图1.1.2
1-单个晶界;2-单个晶粒;3-PTC陶瓷
图1.1.2 单个晶粒和晶界阻-温特性
PTC效应与晶格结构、组分、杂质浓度和种类及制备工艺等因素有关,在材料制备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,此外在元器件的使用过程中也须注意使用条件,以便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。
1.1.2 PTC效应的原理
对于BaTiO3半导瓷的这种PTC效应,有多种理论模型予以解释,较为成熟并为多数研究者承认的有海望Heywang提出的表面势垒模型和丹尼尔斯Daniels等人提出的钡缺位模型。
简略的讲,海望模型把产生PTC效应的原因归结为在多晶BaTiO3半导体材料的晶粒边界,存在一个由受主表面态引起的势垒层,材料的电阻率是由晶粒体电阻和晶粒表面态势垒两部分组成,随着温度的上升,
材料的电阻率将出现几个数量级的变化。
利用海望模型可以解释许多与PTC效应有关的试验现象,许多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该领域内具有权威性的理论,但仍有许多实验现象无法解释。丹尼尔斯等人利用缺陷化学理论在研究了BaTiO3半导体缺陷模型的基础上,
提出了晶界及表面钡缺位高阻层模型。
|